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班55人37人进清华北大,老师说:名校选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男孩派 Author 男孩派

孩子的成绩单上,也有父母的成绩。每个学霸孩子背后,都站着优秀而凌厉的家长。

——虎妈


作者丨可乐妈

来源丨男孩派原创

 “我的孩子刚上初一,就已经注定了肯定能上北大。 
为什么呢? 
我提前早都设计好了。”

这段话,源自偶然看到的王金战的一则演讲。
不了解这个名字的人,可能觉得他在吹牛。
但看了他的履历后就会发现,凭他的经验,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王金战,从教三十余年。
曾带过一个55名学生组成的班,其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还是美国麻州国际教育的首席顾问。
在他看来,与其说孩子之间差的是成绩、是分数,倒不如说差的是父母的规划、认知和坚持。
你以为名校挑的是孩子,殊不知,挑的都是父母。

父母的规划,

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作为一名父亲,还是一名教育家,王金战自然希望孩子未来能进入一所名校。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意识到,女儿的智力其实很普通。
以这样的水平,想要考取北大,几乎是痴人说梦。
于是,他决定提前帮孩子规划、设计。
在研究了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招生政策后,他发现,可以让孩子走特长生的道路。
经过比较,王金战为女儿选择了一门乐器:
中阮。
一方面,中阮符合清华、北大的招生需求;
另一方面,这门乐器相对冷门,学的人少,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
更重要的是,女儿今年刚上初一,即便从现在开始学,每天也耽误不了太多时间。
就这样到了高三,王金战同时为女儿报了北大、清华、人大的冬令营。
在这三所学校的专业测试中,女儿都是第一名。
后来,她顺利考入北大。
或许有人会说:
还不是因为王金战本身就是教育专家,要换成一般的父母,这孩子肯定上不了北大。
可还记得那个同时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五所世界名校同时录取的雷子昂吗?
他的父母都只是普通的银行职员而已。
但在孩子的成长上,小雷的父母早早就开始计划和准备了:
带着儿子四处游历,拓宽他的视野;
发掘、培养儿子的兴趣爱好,寻找孩子身上可以被放大的优势;
支持儿子的选择,让他无后顾之忧地追寻梦想……
多年如一日地运筹帷幕,最终,帮孩子谋划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在这个时代,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我们可以像王金战一样,了解升学政策、招生信息、周围孩子的情况,从而根据外界的需要,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
也可以像小雷的父母那样,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定制一条独属于自家孩子的路径。
但无论哪一种,都遵循着那句老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父母的认知,

才是孩子的天花板

在演讲中,王金战提到了这样一件事:
当孩子做完作业,让家长签名的时候,就是检验家长智慧的时刻。

“有的家长先挑毛病。


孩子的作文写得那么好,他不欣赏,而是先看孩子有没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了吧,他嫌孩子字写得难看,总能找到孩子的缺点。”

见得多了,王金战也就摸清这种家长的心理了:
因为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往往很高,他们唯恐给孩子一点表扬,孩子就会骄傲,会自满。
说到这里,王金战表情严肃道:
“这些父母每天给孩子签名的过程,就是寻找孩子缺点、寻找孩子不足的过程。 
结果,越找缺点越多,越找孩子成绩越差。”
听了王金战的话,很多父母才恍然大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那一处错误。
却忽略了,打骂、批评、指责、比较等行为,不仅会使孩子对学习丧失信心,还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错误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并不断改进的过程。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则关于心理学家贺岭峰的演讲。
演讲中,贺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女儿数学考了59分。
不敢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就用手捂着成绩,要他签字。
贺老师没有强制女儿把手松开,而是耐心地跟女儿商量:不管你的分数有多难看,我保证不说你。
于是,女儿小心翼翼的给贺老师看了成绩。
看到试卷上的“59”后,贺老师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平静地询问女儿:

“你们班这次成绩最好的同学考了多少分?”


“100分。”


“有多少个100分?”


“好多个。”

随后,他又跟女儿分析道:

“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拔性测试;另一种是诊断测试。


你看,你们班那么多人考100分,意味着他们没必要参加这次考试,因为他们没诊断出任何问题。


 而你诊断出了41分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找出、改正,你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其实就是考验父母智慧的时候。
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往往能够把错误当成孩子成长的契机:
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帮他分析问题,和他共同面对困难。
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最开始孩子表现得磕磕绊绊,但请相信,未来的每一天,孩子都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靠近。

用心坚持的父母,

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 

现在,不少父母都为孩子沉迷手机而苦恼不已,总觉得是孩子不够自律。
但王金战却表示:
真相其实是父母没有督促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至于孩子没有体会过自律带来的愉悦感,也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吸引力。
他说:

“想要地里不长草,最好的办法是在地里种满庄稼。


想让聪明的孩子不折腾,就培养他阅读的习惯。”

纵观那些考入名校的孩子,不难发现:
他们的自律和优秀,无一不是始于家长的监督和引导,陷于教育,终于日复一日的坚持。
去年,曾有媒体采访了重庆一位考上北大的学霸女孩的爸爸。
当被问及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时,这位爸爸却说,根本没有培养过!
 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
这位爸爸口中“没有培养”,不是听之任之,而是着眼于细微处,多年如一日地培养着孩子的学习习惯。
从女儿1岁起,爸爸就买了很多适合孩子看的绘本、书籍。

“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


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

多年来,爸爸始终坚持这一传统。
女儿也因此爱上了阅读,并逐渐养成了专注、自律的好习惯。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将孩子送入北大、清华,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
 可这位爸爸却从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作为父母,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以身作则,并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够了。
当孩子不识字时,就一点点读给她听,哪怕只能看看图也是好的。
聪明的家长都知道,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从没有什么捷径和秘诀。
无非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别人多一点坚持,多一点努力,直到拉开别人再也追不上的差距。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一句谎言?
下面的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是用错了对象。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


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决定了一个孩子从哪儿开始跑,往哪儿跑,怎么跑。”

不同的孩子之间,固然有天赋的差异,但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可最终,有的孩子一路前行,步入名校,享受着名校给予的圈子、资源、见识和格局。
而有的孩子却浑浑噩噩,甚至被磨去眼里的光。
这其中的分别,体现的就是为人父母的差距。 
为了孩子今后的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不断学习、探索、规划、设计、坚持。
育儿,先育己; 家教,先自己教。 
毕竟,只有我们自己先跨出一大步,才能引导着孩子不断向前。
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近期热门推荐(直接点击打开)
写给:七年级的孩子与家长
请善待老师,管你最严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
“双减”正式入法,明确家长“四不减”
期中考后,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及时调整…
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真正拉开孩子差…
初中后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继续优秀?
初一散, 初二懒, 初三惨! 成绩差原因究竟是…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
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现怎么样?不用问老师
初二分化的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
文化课成绩不好就去艺考体考?这条路…
为什么过去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
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上,你是否在帮"倒忙"?
数学解题的五层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央视数学大片—《被数学选中的人》全集
听课感觉能听懂,为什么一做题就蒙圈?
快速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训练清单
(按省份汇总)近五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解析与福建九地市各类质检压轴分类汇总


推荐阅读与观看(直接点击打开阅读)

数学优秀的孩子始终都走在学习的最前面
不要为计算出错找借口,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
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零基础)
《尖子生之路》8册配套视频解析
《贯通中考》-配套视频解析汇总
选填压轴-计算专项-124强化      付费精品
近五年(17-21)福建九地市九下质检压轴汇总
教学思考/体会-教研提升-常用资源
期中期末中难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期中期末全卷解析初中章节资源汇总 

超前自学-预复习-巩固

近五年中考压轴解析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模拟

图书推荐《尖子生之路》培优系列共8册

推荐理由:丛书内容均是本公众号之前发布的公众号文章精选更新而成,丛书最大的特色是:个人独立编写有着其他教辅书无法替代的优点!详细了解与购买,请点击打开《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特色介绍.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